课程背景:
据GOOGL5) X实验室的变革曲线,揭示了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个人、企业及国家政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IT科技及1)I对社会和产业的影响趋势不可逆转,其应用结果是对产业的影响和企业人力资源的技能会进行再配置。
对于银行来讲,最直接的影响是银行向轻型化智能化转型,《2018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银行业纷纷加快金融科技战略布局,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传统业务与现代业务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主要表现为:
● 一是通过金融科技引领革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轻型智能服务新模式;
● 二是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落地应用,实现现代科技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
● 三是紧跟新技术发展加快金融科技布局,积极尝试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打造传统业务与现代业务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 四是积极推进直销银行布局,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客户,客群清晰、产品简单、渠道便捷,以全新的形象、经营模式、客户接触方式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
在轻型化智能化转型趋势下,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以及“远程柜员”的出现,使得银行电子替代率一路上升,离柜业务率大幅提高,人力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减员已经成为了常态化。2016年的年中业绩报告显示,四大行员工合计减少约2.5万人,校招传统岗位大量减少,但是对IT等科技人员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银行柜员配备正逐年递减。
应对这种变革,柜员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升级,成为具有业务知识娴熟、沟通能力强、风控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实现职业的有效转换。本课程专业应对智能化转型趋势下,帮助柜员盘点过往的能力和资源,重新定位目标,有目的地学习,为即将到来的职业转换进行能力的迭代升级及心态调适。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柜员
课程收益:
● 帮助柜员进行从“技术型能力”到“人际型能力”的转型认知;
● 帮助柜员比对营销思维与技术思维之间的不同,提升市场意识;
● 帮助柜员分析员工与岗位的匹配性,理解工作价值;
● 使学员掌握日常情绪管理方法,调整职业状态;
● 通过梳理柜员的能力三核 ,制定能力提升计划;
● 帮助柜员理解营销的底层逻辑,为练习营销思维提升模型工具;
● 帮助柜员掌握营销策略的思路,理解销售的全貌,明确销售的价值定位;
● 掌握主要场景的客户接触话术与异议处理技巧;
课程大纲
第一讲:纵观全局,拥抱趋势
一、技术革命带来行业变革
1. 什么是智能时代
1)感知智能
2)计算智能
3)认知智能
2. 人工智能与行业的融合
案例:蚂蚁金服、百度、招商银行、花旗银行
1)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运用
2)预测客户需求
3)优化资本结构
4)帮助业务决策
二、智能时代银行人力资源变革
1. 智能时代银行柜员的机遇与挑战
2. 柜员能力要求的三个转变
三、职业发展中的效能管理
互动游戏:人生六阶段
1. 什么是职业发展的效能?
2. 变化的时代里影响职业发展效能的四个关键因素
3. 职业发展效率管理的三个注意要点
4. 职业发展目标管理的三个注意要点
第二讲:职场续航,与岗位互动双赢
一、让组织满意——柜员岗位胜任力管理策略
1. 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 柜员岗位的隐形回馈
3. 新时期岗位胜任力要求
1)心态塑造
2)思维升级
3)知识更新
4)技能迭代
4. 以终为始的工作思维
1) 5W2H工作分析法
2)企业要求四象限
3)职业品牌塑造:责任心、忠诚度的定义
二、让个人满意——柜员“幸福感”管理策略
1. 职场幸福四要素
2. 如何从当下的工作中发展核心竞争力
1)“深潜“工作与”浮潜“工作的区别
2)如何将当下的“浮潜工作“转化为”深度工作“
3)发展“可迁移能力”
3. 柜员如何做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1)平衡的本质是“想要的”与“能做的”之间的平衡
2)不同生命阶段的“平衡”的定义
3)工具:生命平衡轮
三、网点转型期柜员如何进行职业再定位?
1. 定位工具:三点一线
2. 了解自己: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能力测评
3. 了解环境:从四个方向分析柜员企业内的发展机会
第三讲:自我赋能,发现你的优势
一、能力管理——能力管理矩阵
1. 优势区 退路区 提升区 盲区
2. 四个区域的管理策略
二、激发内动力——善用优势,高效工作
1. 优势的定义
2. 为什么需要发挥优势?
1)积极心理学的动力机制
2)未来社会化分工的职业需要
3. 优势的识别
1)优势识别:SIGN标志法
2)互动:盖洛普34项优势才干测评与解读
3)四大优势主题才干的职业核心能力
4. 寻找支持系统激发内在优势
1)优势=才干*投入
2)不同优势的激发环境
互动:如何在现有岗位上发挥优势?
3)弱势管理四象限
第四讲:营销突围,职业续航
一、营销认知
1. 营销与销售的区别
2. 银行4.0时代营销思维的转变
二、营销的核心:客户需求
1. 需求三要素:缺乏感、目标物、能力
案例分析
2. 需求三要素的变化性
案例分析:银行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性
三、营销意识的塑造
1. 银行客户的分类技巧:
1)客户六区:农区、专业、创区、园区、商区、社区
2)客户的分层分类:普通客户、潜力客户、放弃客户……
2. 营销策略制定七步曲
1)销售常用话术训练
2)与客户同频技巧
3)引发客户兴趣的三个技巧
4)产品呈现技巧:6)1)2)5)法则
5)处理客户异议三段论法
3. 客户拜访十步曲
练习与辅导
罗姝老师 银行人才培养顾问
13年企业咨询辅导经验
广东卫视《和事佬》节目特邀职业咨询嘉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BCC全球生涯教练
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
《四阶驱动力®》管理课版权授课讲师
《跃动职场©》职业发展系列课版权所有人
DISC人际沟通风格国际版权课认证讲师
WMECA世界医学认证协会认证完形治疗师
曾任:雅虎网络中国授权注册中心大佛山地区 渠道经理/渠道总监/雅虎认证培训讲师
曾任:台湾宝成工业集团大中华地区培训中心 培训经理
通信行业、金融行业、电力行业咨询顾问
版权项目:《银行管理者四阶驱动力®》、《跃动职场职业发展系列©》
版权授权项目:《岗位经验内化©》《非暴力沟通》《银行网格化精准营销》《DISC国际版权课》
执行项目每年达30多期,职业生涯规划、销售人才辅导等课程好评率达95%以上;受训学员超8万人次。
2007年—2014年间,罗姝老师作为项目顾问先后为移动、电力、银行提供过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课程设计与开发、服务营销咨询;2015——2019年间,作为专职老师主要进行银行业的培训及咨询工作,合作客户包括招银大学、招商银行、东莞农商行、上海浦发、民生银行、长安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滨海农商行、广西陕西等多家农商行、光大银行、中国建行、河南农商行、河南邮储等多家银行,从银行的服务营销的辅导、到员工的职业发展辅导,对银行的人才培养现状和员工发展有深入的了解。
罗老师的授课特点:
01-内容紧贴新时期的企业人才变化,可做定制化辅导:
罗姝老师不仅讲课,而且做个案咨询和企业咨询,曾为多个行业客户提供关键岗位辅导,咨询辅导经验使课程内容紧贴实际应用,并且具体咨询能力,可为客户研发定制培训咨询项目;
02-线上线下培训应用已获得客户的多次肯定;
线上培训的逻辑需要层次清晰、语言要轻快,表达的信息量要大,更需要娱乐轻松,才符合学员的学习习惯,线下则需要加强体验设计和实践练习;罗姝老师轻松明快的授课风格正好适应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在光大、交行等混合式学习项目中实践,受到客户和学员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年轻学员,更喜欢和接受这种授课风格;
03-跨界思维,让课程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增强课程有趣性:
罗姝老师的职业经历丰富,同时历经销售辅导、销售课程讲授、课程研发、职业发展咨询等岗位经历,使其具有 “跨界”思维,从不同剖面去解析一个知识点,扩宽了课程的视野,深受学员欢迎。
主讲课程:
01-人才发展“心动力”:
《从校园到职场——银行员工角色认知与职场适应》
《打破“职业倦怠“,重新出发——青年员工职业定位与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银行员工职业发展管理》
《新金融时代银行客户经理职业内驱力提升》
《智能化转型时期柜员职业迭代与营销力提升》
02-人才发展“行动力”:
《DISC高效沟通与团队协作》
《效能倍增——客户经理沟通与表达训练》
03-人才发展“强助力”:
《管理者教练式辅导技能提升》
《自我赋能——发现你的优势》(青年员工)
《银行版岗位经验内化项目》
经典合作案例:
娄底移动人才培养项目——内训师选拔认证项目
内蒙移动人才体系建设——“头脑风暴”员工职业内动力提升项目
长沙移动人才培养项目——班组长岗位能力培养与资格认证项目
湖北联通人才培养项目——班组文化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湖南移动人才培养项目——四级客户经理测评认证与辅导全省轮训
安徽移动人才培养项目——全省集团客户经理测评、认证培训轮训
贵州息峰联社网格化精准营销与种子促动师培养项目
安徽颖上农商行客户经理培养项目——营销能力提升与督导团队建设
湖南芙蓉支行客户经理培养项目——销售方案呈现能力训练
龙岩中行客户经理培养项目——方案呈现能力提升
2017年招商银行山东分行、深圳招银大学《拥抱变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4期
2017年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百人大课《服务营销岗位员工职场适应与发展》2期
2017年陕西农商行项目《网格化精准营销》5期25天
2016-2017年江苏建行《90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4期
2016-2017年东莞农商行《拥抱变化——新时代员工职业生涯规划》4期
2016-2017年云南省中行《新员工职场适应与发展》2期
2016贵州省农全省200新员工入职课《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心态管理》
2016-2017广发银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内动力提升》4期
2016-2019光大银行广州分行《职业化思维塑造与内动力提升》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