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张世民

培训讲师:张世民
授课方式:企业内部培训,线下面授
课程时长:1天
课纲下载: 课纲下载.doc
预约电话:020-34071250; 13378458028 (可加微信)

《疫情下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2020年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完善市场机制下如何更加有效的解决市场供与求的关系问题,新冠肺炎突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供给侧冻结,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社会正常运转。
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其本质是改变信息交互方式,提高生产力和改进效率。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重置资源,推动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后疫情”时代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透视全球互联网发展格局与未来趋势,正确认知中国互联网的演进历程和基因图谱,以及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当前阶段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是为了精准感知和触达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以追求极致的标准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效率与效益的转化。在对客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上,正是传统产业所欠缺的,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所在。

课程收益: 
▲ 正确认知供给侧改革作为国家战略的内在涵义和发展趋势;
▲ 透视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路径,商业模式创新和迭代进程;
▲ 深入理解互联网的工具属性,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底层逻辑;
▲ 汲取互联网思维精髓,植入互联网基因,拥抱下半场机遇。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政府部门主管、相关领域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剖析+互动交流+现场答疑

课程大纲
引言:疫情下的改变和启示——保持饥饿感
案例解析:停课不停学VS下调视频清晰度
案例解析:线上问诊暴增:无接触,“云”看病
案例解析: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累计查询4.5亿次
案例解析:硬核战疫:无人机空中喊话,机器人红外测温

第一讲:以互联网+深化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
1. 供给侧改革的内在涵义
2. 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
3.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换道”超车
4. 为什么创新驱动在中国持续引爆
1)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土壤
2)政策导向:互联网+国家战略
3)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4)传统行业自我革新意识欠缺
案例解析:出租车的份子钱降了
5. 市场倒逼——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6. 互联网下半场的行业变革
1)所有行业都可以被重构
2)社会财富分配重新洗牌
3)5G+物联网+大数据+AI新应用
4)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案例解析:从“山寨大国”到“新四大发明”
二、需求端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
1. 中国特色: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
2. 新一代消费群体的特性
1)消费者越来越懒
2)消费者越来越宅
3)注意力越来越短
4)爱表达和爱分享

第二讲:传统产业如何植入互联网基因
一、用户思维——为懒人服务
1. 傻瓜式、简单可依赖
2. 别让消费者做选择题
3. 需求洞察与痛点捕捉
4. 用户需求VS应用场景
案例解析:邮政VS顺丰,用户的槽点在哪里
案例解析:某4S店人员身上折射的用户思维缺失
二、产品思维——对一切有违人性的产品和服务保持愤怒
1. 无痛点,不产品(服务)
2. 做减法,不做加法(功能)
3.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效率)
4. 避免过度的产品设计(机制)
案例解析:瞄准社区生鲜,钱大妈凭什么火爆
案例解析:马桶上的两个按钮VS苹果的HOME键
案例解析:瞬间白痴论——乔布斯1秒、马化腾3秒、张小龙5秒
三、数据思维——传统行业的短板
1. 数据资产:数据驱动和极致体验
3. 用户画像:精准营销与个性化定制
4. 新能源:没有小数据,只有大数据
案例解析:门店暴增,“优剪”的大数据思维和颠覆式创新
四、平台思维——规则制定者
1. 羊毛出在猪身上
2. 边际成本与规模效应
3. 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4. 四度法则:深度、广度、维度、力度
实战分享:某新能源充电桩运营平台的纠结
五、跨界思维——乱拳打死老师傅
1. 挟用户数据重构市场空间
2. 瓦解竞争对手的惯性生存条件
3.“跨界打劫”的本质:场景转换与用户体验
案例解析:销量持续下滑:康师傅们日子不好过了
案例解析:遭遇瓶颈,低头族夺走分众传媒的电梯生意
六、创新思维——做别人不做的事
1.创新不是瞎折腾
2. 创新不是耍小聪明
3. 创新是“有中生无”
4. 微创新——保持饥饿感
案例解析:马云声称的“珍珠港偷袭”

第三讲:创新能力构建及方法工具
一、痛点列举法
1. 保持觉察的本能
2. 停下来5秒钟,问“为什么”
3. 训练步骤——从不经意的细节开始
案例解析:给纸箱装上拉链,一年卖6个亿
二、逻辑推演法
1. 5W2H、SWOT分析
2. 以终为始,步步为营
3. 训练步骤——梳理、筛选、检验、论证
案例解析:起点决定终点——摩拜VS小黄车
三、逆向思维法
1.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
2. 避免灯下黑,发现更多可能性
3. 训练步骤——存疑、摸索、试探、非常规
案例解析:在非洲卖得最好的中国手机品牌
四、场景重构法
1. 先推到,再重建
2. 元素的确定和方案设计
3.训练步骤——目标、角色、排列、重构
实战分享:某家电生产厂家业务模式转型策略

● 讲师介绍

张世民老师  互联网战略及创新营销专家
互联网连续创业者
O2O项目运营实战专家
中国Wi-Fi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传统产业+互联网实战型培训师
华东理工大学EMBA核心课程讲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特邀讲师
曾任:共享雨伞“JJ伞”丨联合创始人、CEO
曾任:移动医疗平台“医号馆”丨联合创始人、COO
曾任:深圳乐多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丨创始人、CEO
15年互联网+传统行业经验,历练于实战一线,涉及通信、医疗、餐饮及共享经济等多个领域。曾于深圳自主创业建立外卖平台,任职国内最大商用Wi-Fi运营商“百米生活”全国拓展总监,知名移动医疗平台“医号馆”联合创始人、COO,共享雨伞“JJ伞”联合创始人、CEO。具有企业经营全盘管理经验,在数次创业中,成功完成3起VC融资。对“大智物移云”等领域落地实践均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张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开发和讲授相关课题,服务对象包括政府机构、高校、银行、电信、互联网、电力、烟草、税务、医疗、地产、零售等行业,累计授课时长超过3500小时。

实战经验:
☛ 深圳市街借伞科技有限公司丨联合创始人、CEO
主要负责组建研发、市场、招商、运营、供应链、装维、客服等部门,制定运营策略和执行计划,统筹并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JJ伞”是国内领先的共享雨伞平台,截止2017年7月, JJ伞已进入深圳、广州、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厦门等城市,合作网点包括:必胜客、蚂蚁金服、中国联通、招商银行、汉庭酒店、京基百纳广场、博纳影城、蛇口网谷等。于5月26日完成深圳昂若资本天使轮融资,估值人民币5000万元,并受到央视财经频道、南方都市报、36氪、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科技、凤凰网等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
☛ 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丨联合创始人、COO
主要负责公司全盘运营,包括产品研发、运营推广、市场管理、品牌建设及融资对接。“医号馆”是捷迅科技旗下移动医疗平台,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居民。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平台+硬件”模式,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专业检测、专家预约、健康管理等服务。医号馆以助力“分级诊疗”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基层医疗行业标准制定者。2016年6月,“医号馆”获马良资本A轮3000万投资。并在广东、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地组织及主讲多场大型项目推介会,截止12月底,医号馆业务已覆盖11个省及53个城市,合作基层医疗网点超过1.2万家,平台药品库种类达到20余万,服务患者群体1300余万人。
☛ 深圳市百米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丨全国拓展总监
主要负责全国8家分子公司及200多个代理城市的市场拓展工作。百米生活是中国最大的Wi-Fi运营商,O2O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各类线下商业实体,包括餐饮、娱乐、体育场馆、酒店、4S店、大型卖场等业态,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免费WiFi服务。2015年7月,获得元禾控股及顺丰速运联合投资8000万美金。任职期间,WiFi热点数量从7.9万增长至17.4万,在线率从63%增长至71%,日均UV从125万增长至520万,日均PV从1100万增长至4300万。参加中国WiFi产业联盟首届主席团会议,任副秘书长。负责与中国WiFi产业联盟、公安网监系统、微信、360、乐视云计算、虎扑、58同城等相关战略合作项目的接洽和落地,实现资源对接与共享,同时引入各类优质第三方应用。
☛ 深圳乐多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丨创始人、CEO
主要负责项目统筹,体系和制度搭建,主导产品研发、平台运营、线上与线下推广实施,以及融资对接、BP制作和项目路演。自主研发PC端、APP订餐系统,为合作餐厅提供包括订单处理、自动打印、菜品管理、财务统计、客户服务在内的一整套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平台上线3400余家餐厅,汇聚超过27万道美食,基本覆盖深圳市内的写字楼、小区、学校、医院等场所。项目运营期间,订餐成功率95%以上,用户留存率67%,客户投诉率3%以下。

主讲课程:
《新基建:智能驱动与产业数字化》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创新》
《5G技术革命下的万亿级产业机遇》
《智能革命:AI发展趋势与商业应用》
《万物互联:IOT应用解析与变革力量》
《疫情下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数字赋能:大数据开发运营与应用实践》
《从IT到DT:大数据精准营销与创新服务》

授课风格:
● 以自身实战经历为依托,直奔主题,切中要害,真刀实枪,拒绝假大空。
● 对所授课程吹毛求疵,与时俱进,喜好创新,发现新趋势,解决新问题。
● 大气大方,不失激情,寓教于乐,深刻掌握受众特性,兼顾深度与趣味。



课纲下载.doc

课程关键词:互联网+


更多疫情下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课程:

内训课程:
  • 疫情下互联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世民)
  •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微信营销(李悟)
  • 互联网+大数据(肖聪)
  • 价值与效能—互联网+人力资本管理新思维(杨文浩)
  • “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模式顶层设计(傅强)
  •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营销实战兵法(傅强)
  • “互联网+”时代下的事件营销与活动策划(傅强)
  • “互联网+时代下”的体验式服务营销(傅强)
  • “互联网+”时代下的客户营销实战策略(傅强)
  •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营销与应用(傅强)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侨林街47号

    粤ICP备13018032号 Copyright (c)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三策咨询